近日,部分地方銀監局公布了2015年銀行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并召開了2016年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理了北京、上海、河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新疆八省市2015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貸款投向等情況,以及2016年各地銀行業的貸款安排,試圖勾勒出各地銀行業的信貸輪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2015年各地銀行業貸款聚焦重點項目、小微企業等;2016年,強調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國家戰略項目等。
去年重點支持小微企業
“地區貸款余額主要與當地經濟總量有關,一般而言,經濟總量越大,貸款規模越大。”民生證券銀行業研究員廖志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15年北京、上海等地銀行業各項貸款余額超過5萬億元,四川逼近4萬億元,陜西、云南等地超兩萬億元。上述地區銀行業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基本實現增長。
貸款投向方面,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2015年上述八省市銀行業貸款投向主要聚焦重點工程、小微企業等。
比如,北京銀監局表示,轄內銀行業積極支持北京實體經濟發展取得較好成效,其中,重點工程貸款余額1380.27億元,保障性住房貸款余額914.67億元,小微企業貸款余額7745.53億元。
上海銀監局稱,上海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主要體現在聚焦國家重大戰略(支持“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上海重點領域(主動投放信貸資金支持上海重大戰略、重點項目、民生工程、普惠金融和“三農”等領域;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余額1082億元,涉農貸款余額2189億元)、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5萬億元,貸款戶數、申貸獲得率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升。)
河南銀監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新增貸款4212.13億元,增長15.27%;其中,支持“一帶一路”及河南“三大國家戰略”貸款合計新增1689億元,增長16.56%;支持重要基礎設施和城鎮化建設貸款新增851億元,增長15.83%;提升小微企業服務和支持“三農”、縣域經濟及薄弱領域等。
各地區銀行業貸款投向也呈現出明顯的區域特征。廖志明表示,貸款投向結構主要取決于當地產業結構,比如以煤炭為支柱產業的山西等省份,煤炭相關行業貸款占比一般較高。
河北銀監局表示,河北銀行業積極支持鋼鐵行業發展轉型,表現之一在于信貸支持穩中有升,全省銀行業機構2015年末鋼鐵行業貸款余額2139.40億元,全年新增233.94億元,同比多增263.21億元(去年為減少29.27億元)。
住房按揭穩定受青睞
近期,多地銀監局召開了相關工作會議,研究部署2016年重點任務。在貸款方面,2016年各地銀監局強調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國家戰略、地方項目、小微企業等。
山西銀監局表示,組織開展全省銀行業支持國家戰略和重點工程、支持小微企業、支持“三農”、支持精準扶貧系列活動,引領銀行業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實體經濟;積極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銀行業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政策措施等。
上海銀監局稱,加強上海銀行業發展與實體經濟發展之間的相關性、匹配度和支持力。大力支持“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實施,引導對新興產業的資金和服務投向,增強薄弱領域的金融服務供給,積極發展綠色金融等。
北京銀監局還公布了2016年1月轄內貸款數據,表示“轄內各項貸款余額快速增長”,截至2016年1月末,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7.24萬億元,較2015年末增加1468.80億元,較上年同期多增1171.20億元,增幅2.07%,較上年同期提高1.62個百分點。貸款余額增長前三大行業為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及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合計余額環比增加664.89億元,占1月各項貸款全部增量的45.27%。
對此,廖志明預計,2016年在地產去庫存、住戶部門杠桿率較低的背景下,以按揭為主的居民貸款成為信貸投放重點,占比將有所提升;此外,由于經濟下行,企業融資需求較弱,商業銀行風險偏好不高,基建等政府類項目是今年信貸投放的主要方向。
華東某城商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目前投實體難以承受風險,投個人住房相對穩健,投平臺短期效益明顯;在沒有更好去向的情況下,除了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主要投向還是政府平臺、類政府平臺或有政府保證的融資主體,還有就是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上市公司的貸款。”
以上就是關于八地銀行業貸款情況盤點 去年小微企業獲重點支持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就上聚融網
用卡攻略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