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篩選出信貸“白名單”
以往,因缺乏抵押物,小微企業往往難以從銀行獲取貸款,也就沒有信貸記錄可查。昨日記者獲悉,武漢多家銀行利用POS機中的“大數據”篩選出信用良好的小微企業主,讓信用有效轉化為貸款,最高50萬授信可以隨借隨還。
記者從交通銀行湖北省分行了解到,該行推出了一款純信用的個人經營類貸款產品——POS貸,小微企業主安裝交行POS機后,生成的資金流水即可作為申請貸款的依據。交行總行運用后臺大數據分析系統對這批海量客戶信息進行篩選生成“白名單”,名單上的客戶,根據流水數據、個人征信情況等,會被主動授信,額度最高可達50萬元,一年內有效。
交行省分行相關人士介紹,小微企業主有資金需求時,可通過網上銀行自助申請,“激活”授信額度,2天到3天即可獲批到賬。隨借隨還、按日計息,沒有使用資金,則無需支付利息。
截至目前,交行湖北省分行POS貸預審批2000戶,預審批金額為6億元。從今年5月至今,僅半年時間累計發放貸款6000萬元。交行漢正街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漢正街是小微企業聚集地,業主多從事服裝生意,季節性比較強。以前如果貨款不足,小微企業主只有互相拆借,或是民間借款,不僅融資成本高,風險也大。POS貸產品設計符合這類客戶的特征,市場反應很不錯。
多家銀行爭為小微企業放貸
除了交行外,工商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等也都推出過類似POS貸的信貸產品。無論是信貸指標,還是產品創新,各家銀行都將小微企業作為了爭奪的“藍海”。
例如,中信銀行日前推出的新產品“信e付”,通過移動客戶端提供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的在線訂貨、銷售及收付款服務,助力傳統產業實現互聯網金融生態下的商業模式優化升級;興業銀行針對小微企業貸款期限與生產經營周期錯配問題,推出了小微企業專屬融資產品“連連貸”;武漢農商行也推出了“創業貸”、“萌芽貸”等新產品助力小微企業發展。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因為國家信貸政策的刺激與引導,例如多次定向降準等;另一方面,隨著金融業競爭的加劇,服務大型企業的機會和空間越來越少,小微企業則有更大的議價和利潤空間。
以上就是關于小微企業成藍海 銀行爭推POS貸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就上聚融網
用卡攻略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