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經濟發展形勢,銀行貸款可謂是雪中送碳的“朋友”,在遇到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或是急于用錢卻所借無門時,都能助大家一臂之力。但是很多人除了熟悉銀行貸款的條件流程之外,需要攜帶哪些材料也了如指掌。卻對于銀行貸款辦理需要的手續不太清楚。那么,銀行貸款的辦理手續有哪些?
銀行貸款的辦理手續:
(1)建立信貸關系
申請建立信貸關系時企業須提交《建立信貸關系申請書》一式兩份。銀行在接到企業提交的申請書后,要指派信貸員進行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
①企業經營的合法性。企業是否具有法人資格必需的有關條件。對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應檢查營業執照批準的營業范圍與實際經營范圍是否相符。
②企業經營的獨立性。企業是否實行獨立經濟核算,單獨計算盈虧,有獨立的財務計劃、會計報表。
③企業及其生產的主要產品是否屬于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序列。
④企業經營的效益性。企業會計決算是否準確,符合有關規定;財務成果的現狀及趨勢。
⑤企業資金使用的合理性。企業流動資金、固定資金是否分口管理;流動資金占用水平及結構是否合理,有無被擠占、挪用。
⑥新建擴建企業。擴大能力部分所需流動資金30%是否已籌足。如暫時不足,是否已制定在短期內補足的計劃。
信貸員對上述情況調查了解后,要寫出書面報告,并簽署是否建立信貸關系的意見,提交科(股)長、行長(主任)逐級審查批準。
經行長(主任)同意與企業建立信貸關系后,銀企雙方應簽訂《建立信貸關系契約》。
(2)提出貸款申請
已建立信貸關系的企業,可根據其生產經營過程中合理的流動資金需要,向銀行申請流動資金貸款。[以工業生產企業為例]申請貸款時必須提交《工業生產企業流動資金借款申請書》。銀行依據國家產業政策、信貸政策及有關制度,并結合上級行批準的信貸。
規模計劃和信貸資金來源對企業貸款申請進行認真審查。
(3)貸款審查
貸款審查的主要內容有:
①貸款的直接用途。符合工業企業流動資金貸款支持范圍的直接用途有:
<1>合理進貨支付貨款;
<2>承付應付票據;
<3>經銀行批準的預付貨款;
<4>各專項貸款按規定的用途使用;
<5>其他符合規定的用途。
②企業近期經營狀況。主要包括物資購、耗、存及產品供、產、銷狀況,流動資金占用水平及結構狀況;信譽狀況;經濟效益狀況等。
③企業挖潛計劃、流動資金周轉加速計劃、流動資金補充計劃的執行情況。
④企業發展前景。主要指企業所屬行業的發展前景,企業發展方向,上要產品結構、壽命周期和新產品開發能力,主要領導人實際工作能力,經營決策水平及開拓、創新能力。
⑤企業負債能力。主要指企業自有流動資金實有額及流動資產負債狀況,一般可用自有流動資金占全部流動資金比例和企業流動資產負債率兩項指標分析。
(4)簽定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是貸款人將一定數量的貨幣交付給借款人按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人到期還本付息的協議,是一種經濟合同。
借款合同有自己的特征,合同標的是貨幣,貸款方一般是國家銀行或其它金融組織,貸款利息由國家規定,當事人不能隨意商定。當事人雙方依法就借款合同的主要條款經過協商,達成協議。由借款方提出申請,經貸款方審查認可后,即可簽定借款合同。
借款合同應具備下列條款:
①借款種類;
②借款用途;
③借款金額;
④借款利率;
⑤借款期限;
⑤還款資金來源及還款方式;
⑦保證條款;
⑧違約責任;
⑨當事人雙方商定的其它條款。
借款合同必須由當事人雙方的代表或憑法定代表授權證明的經辦人簽章,并加蓋公章。
(5)發放貸款
企業申請貸款經審查批準后,應由銀企雙方根據貸款種類簽定相關種類的借款合同。簽定合同時應注意項目填寫準確,文字清楚工整,不能涂改;借、貸、保三方公章及法人代表簽章齊全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