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他們從來沒有申請過信用卡、貸款,或者任何其他與信用相關的金融產品。這類人群的征信報告就像一張白紙,沒有任何“痕跡”。
聽起來好像挺“干凈”的,但事實上,征信白戶在申請貸款時可能會遇到一些麻煩。為什么?因為銀行或金融機構無法通過征信報告來判斷你的信用狀況,也就無法評估你的還款能力和風險。
(1)剛畢業的年輕人:很多大學生或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可能還沒有申請過信用卡或貸款,因此成為征信白戶。
(2)長期使用現金的人群:有些人習慣用現金消費,不依賴信用卡或貸款,也可能成為白戶。
(3)從未接觸過金融產品的人:比如一些老年人或農村地區的人群,可能對信用卡、貸款等金融產品了解較少,自然也沒有信用記錄。
站在銀行的角度,這就好比你突然要和一個陌生人合伙做生意,對方既沒工作經驗、也沒人愿意給他做擔保,你敢不敢掏錢?
銀行也一樣,面對征信白戶,只能選擇“保守策略”:要么抬高門檻(比如提高首付、利率),要么直接拒貸。
1. 首付比例更高,甚至可能多掏5%-10%
2025年最新政策顯示,普通購房者首套房首付最低20%(一線城市25%),但征信白戶很可能被要求提高到30%甚至35%。比如總價300萬的房子,別人首付60萬就能上車,你可能得準備90萬。
2. 利率比別人貴,月供多交幾百塊
目前(2025年4月)5年期LPR為3.6%,但銀行對白戶的房貸利率普遍會上浮。以某國有大行為例:
普通客戶首套利率:LPR+35BP=3.95%
白戶首套利率:LPR+50BP=4.1%
假設貸款200萬、30年等額本息,白戶每月多還約800元,30年總利息多20萬。
3. 審批周期長,還可能被“踢皮球”
銀行對白戶的風控更嚴格,往往會要求補充更多材料(如工資流水、資產證明),甚至轉介到利率更高的合作渠道。
近期有客戶反饋,某股份制銀行
對白戶的房貸審批時間平均比普通客戶多7-10個工作日。
4. 可選銀行少,小銀行可能直接拒貸
目前大部分中小銀行對白戶房貸持謹慎態度,尤其是樓市調控較嚴的城市(如北京、上海)。2025年一季度數據顯示,一線城市中超60%的城商行
明確表示不接白戶房貸申請。
那作為“白戶”,怎么樣才能讓銀行印象更好?可以學學下面方法:
1. 申請一張信用卡,哪怕額度5000塊信用卡是建立信用記錄的最快方式。優先選擇工資卡所在銀行或門檻低的卡種(如招行Young卡
、交行優逸白)。關鍵點:每月刷卡不超過額度的30%,全額還款不逾期。 堅持6個月,征信報告就能擺脫“純白”狀態。
2. 借一筆小額消費貸,但別碰網貸!可以通過銀行APP申請純信用消費貸(如建行快貸
、工行融e借),借個5000元分6期還,利率通常4%-6%。千萬別借網貸! 哪怕按時還款,頻繁使用借唄、京東白條也可能讓銀行覺得你“資金緊張”。
3. “蹭”家人的征信:做共同借款人如果配偶或父母有良好的信用記錄,可以讓他們作為共同借款人。例如父母主貸、你作為參貸人,既能通過審批,還能共享他們的信用評分。
其實,白戶不可怕,關鍵要“刷存在感”,刷清銀行對你的這個人的判斷。
征信的本質是“讓銀行愿意借錢給你”。對于白戶來說,缺的不是人品,而是“數據”。與其抱怨銀行勢利眼,不如主動制造“信用痕跡”。
按照上述方法操作,最快3個月就能脫離白戶身份。如果近期有買房計劃,小昕建議至少提前半年開始準備,千萬別等到看中房子了才臨時抱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