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貸款難不難,說白了就是看你的“底子”能不能讓銀行放心把錢交給你。
財女在房產貸款行業摸爬滾打快十年了,見過太多客戶抱怨“銀行放水那么多,怎么到我這就卡脖子”,也看過不少資質過硬的人三天就批下百萬額度的案例。2025年的貸款審批邏輯其實沒變,但銀行的條件更高了——不是他們不想賺錢,而是經濟環境下行,壞賬率壓力倒逼銀行必須用“放大鏡”看風險:
去年財女遇到個客戶,拿著北京三環內一套50㎡的老破小來抵押貸款,結果被五家銀行拒了個遍。為啥?房齡40年+產權性質模糊,銀行評估價直接打了六折。2025年銀行對抵押物的要求有多嚴?財女整理了幾個高頻雷區:
1、房齡超限:北上廣深的主流銀行要求“房齡+貸款年限≤50年”,像上海的老洋房、北京80年代老公房,直接卡死貸款通道。
2、產權爭議:法拍房沒清戶、小產權房沒轉正、共有產權沒析產證明,這些情況銀行連材料都不收。上個月有個客戶買了共有產權房,因為原業主離婚時產權分割不明確,貸款根本就申請不了。
3、政策限制房:比如“7090政策房”(70㎡以下占比90%的小區),部分銀行普遍認為流通性差,有些銀行直接拉黑這類樓盤。
4、底層邏輯很簡單:房價波動期,銀行首先考慮的是萬一你還不上錢,他們能把房子快速變現。根據央行2025年一季度報告,房產抵押類不良貸款占比已突破31%9,所以審核時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風險點。
收入證明方面
根據財女經驗來說貸款審批時他們看的是這些:
1、流水看“持續性”而非“總額”:突擊轉賬、大額現金存款會被標記為“可疑資金”,某股份制銀行甚至要求提供過去兩年完整的支付寶/微信賬單。
2、負債率也給我們算上了“隱藏債務”,比如你同時用著花唄、京東白條、美團月付,哪怕沒逾期,銀行也會把這些計入負債。上個月小昕有個客戶月入3萬,但因為同時用了6個平臺的信用支付,負債率直接被算到80%。
3、行業:教培、房地產中介、自由職業者,這三個群體現在貸款至少要上浮0.5%利率。某城商行內部文件顯示,對這三類客戶的拒貸率比平均值高22%。
銀行不是慈善機構,他們要的是“穩定壓倒一切”。哪怕你月入十萬,如果是靠提成或者項目分紅,在風險里可能還不如月薪八千的公務員吃香。
三、征信沒逾期≠好征信
“我從來沒逾期過,憑什么說我征信不好?”現實很殘酷,征信報告上的“查詢記錄”和“賬戶 數量”多,銀行貸款也不好貸。
說個真實案例:杭州的王女士想申請房貸,半年內點了18次“某團借錢”“某音月付”之類的網貸入口,雖然都沒借錢,但銀行看到她征信報告上密密麻麻的“貸款審批”記錄,直接給出“多頭借貸”的結論,利率上浮4%。
最好是半年內不超過6次“貸款審批”或“信用卡審批”記錄,使用不超過3家消費金融產品(包括某唄、某條等)
很多客戶喜歡說:“我三年前貸款很容易啊,現在怎么這么麻煩?”但2025年的貸款市場和三年前不一樣了,之前材料不用那么多,查你經營場地也是要求寬松
在遇到貸款被拒,也有很多人病急亂投醫,比如找中介做假流水:現在銀行用上了稅務局的大數據,虛假流水一查一個準。
財女整理了以下點,希望可以幫到朋友們!!
養資質要提前兩年布局,比如計劃買房,就提前把網貸全部結清并注銷賬戶;想辦經營貸,哪怕是個體戶也要堅持走公賬流水。
學會“錯峰申請”,一季度銀行放貸額度最充足,年底則普遍收緊;盡量避開行業風險期(比如教培行業整頓期別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