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企業正值擴張期,一筆關鍵的訂單來了,卻因現金流緊張而猶豫不決;或是看準了新的市場機會,還缺足夠的啟動資金。這時候,銀行貸款成了解決辦法之一。
很多企業主在周轉資金的第一步——準備材料上就犯了難。材料準備不充分,不僅會拖慢審批進度,甚至可能導致貸款申請被拒絕。
雖然金融政策和產品在不斷創新,但銀行審核貸款的邏輯——風險控制,是始終不變的。
下面,小一將梳理中小企業貸款所需的核心材料,并整理出其中的關鍵細節與加分項,希望能為正在融資的企業主提供一份清晰的指南。
方面一:企業與法人的身份證—— 主體資格材料
這部分是銀行認識借款企業和其實際控制人的第一步,真實性和完整性是基本要求。
1、企業基礎證照
-
-
公司章程:需要提供工商局備案的最新版本,銀行會關注股權結構、經營范圍等。
-
開戶許可證/基本存款賬戶信息: 證明企業基本戶的合法性。
-
相關資質許可(如適用):如建筑業的施工資質、食品行業的生產許可等。
2、關鍵人物身份證明
- 法定代表人身份證
-
很多時候,法人并非實際控制人,銀行會穿透審核,需要一并提供。
-
-
在多數經營性貸款中,銀行會要求夫妻雙方共同作為借款人或擔保人,因此配偶的身份信息和征信授權也是必備項。
方面二:企業—— 經營財務材料
這是銀行評估企業償債能力的核心依據,也是整個材料準備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數據必須真實、連續,且能相互印證。
1. 財務報表:通常需要提供近2-3年的年度財務報表,以及**最近一期(如當季或當月)的月度或季度財務報表。
報表數據需要與后續的銀行流水、稅務數據基本匹配。如果差異過大,需要準備合理的解釋。
(1)對公流水:銀行關注年銷售額的覆蓋率,流水的穩定性和規律性,與上下游核心客戶的交易記錄是否清晰。避免出現大額、非經營性“快進快出”的走賬行為。
(2)個人流水:這是核實企業隱性收入、判斷實際控制人資金實力和消費習慣的重要途徑。銀行不希望看到頻繁網貸、大額博彩類支出等負面信息。通常,如果能體現每月有3-5筆以上穩定的經營性資金流入,會是很好的佐證。
提交企業主要結算賬戶近6-12個月的銀行流水。同時,法人及實際控制人的個人主要銀行卡流水也必須提供。
3. 稅務數據:提供近1-2年的納稅申報表,主要是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申報表。
很多銀行推出了基于稅務數據的純信用類產品(如“銀稅貸”),良好的納稅記錄是極強的加分項。連續幾個季度零申報的企業,在申請信用貸款時會非常困難。
方面三:經營—— 實際經營佐證材料
財務數據是結果,而這部分材料是展示經營過程的證據,能讓銀行更直觀地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
1. 重大經營合同:銀行要求企業提供近半年至一年內的上下游主要購銷合同,通常需要提供3-5份金額較大或能體現核心業務的合同。
證明業務的真實性和持續性,也用以預測未來的現金流。
2. 經營場地證明
租賃場地需提供有效期內的租賃合同,以及近3個月的租金支付憑證。
3. 其他佐證
方面四:銀行的加分—— 資產與抵押材料
對于需要抵押物的貸款,這部分材料直接決定了貸款額度。
1. 不動產抵押類
備用房調查表(很多銀行會要求提供備用居住地址,以防唯一住房的風險)
2. 信用報告(企業及個人)
個人信用報告:法人、實際控制人、股東及各自配偶的詳版信用報告。
在短期內(如1個月內),個人征信的貸款審批查詢記錄不宜超過3次。
-
-
-
一份邏輯清晰、目標明確的《貸款資金使用計劃說明書》。
注意事項(避坑指南):
申請貸款時,借款人提交的財務報表、銀行流水、稅務數據三者之間的核心數據(如銷售收入)必須能對得上,或有合理解釋。這是專業性的體現。
2、杜絕造假:任何偽造合同、流水的行為,一旦被銀行查出,不僅貸款無望,企業和法人還會被列入黑名單,影響深遠。
3、坦誠溝通:如果企業或法人存在一些歷史信用瑕疵,應主動向客戶經理說明情況,而不是試圖隱瞞。坦誠的態度有時能換來解決方案。
中小企業貸款的材料準備,是一次對企業自身經營狀況的全面梳理和展示。